倡导环保低碳治丧
一、建设公益殡葬,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
要整合资源,用社会工作对接殡葬,殡葬支持社会工作,形成一个良性互动,广泛动员和运用社会力量,扶持社工等机构开展济困、扶贫、临终关怀的社会事业。长青陵园要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好搭桥,在做好高品质、高档次的殡葬服务获得较佳经济收益的基础上,通过建立公益性治丧基金的方式,来为低收入家庭提供较高品质的服务。要以倡导人性化治丧为本提供均衡服务,硬件服务设施如吊唁礼厅、殡葬礼仪队、灵车等治丧设施和治丧礼仪,不分高、中、低收入人群,一律免费提供,上海公墓逝者家属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购买或租用丧葬用品,以此来解决“死不起”这一大难题。要大力开展各种公益性活动,提升治丧服务内涵,开展“亲情服务”,为丧属着想,态度热情,服务到位,并利用墓地现代科技手段,开发网上公墓、追思网页等,这既可以降低人们的追忆成本,使又极大地方便了人们,使之可以足不出户就实现远程祭扫,祭扫亡灵,寄托哀思。此外,通过网页上对一些生前很优秀的逝者进行生平事迹介绍,也可以激励和感召更多的生者以此为动力,弘扬社会正气,达到良好社会教化的目的。
二、建设绿色殡葬,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
殡葬文化的根本意义在于追思和纪念,而葬式仅是殡葬文化的一种形式载体。要倡导环保低碳治丧,整体推进葬法,推行火葬、改革上葬,积极推行树葬、草坪葬、骨灰墙以及深埋不留坟头等骨灰处理方式,向中低收入困难人群免费提供草坪葬、树葬式服务,用实际行动推广“绿色殡葬’、“人文殡葬”理念,全面实现公益性墓地生态化、经营性公墓园林化‘三沿五区”无坟化。在广大农村,由于受传统殡葬文化影响根深蒂固,就要从现实国情出发,充分考虑到农民传统的殡葬文化心态,正视其对现代殡葬建设的不同理解,对传统上葬进行与时俱进的扬弃,用传统上葬直接接种绿色殡葬,将“入上为安,、“死要全尸”的殡葬理念直接接种绿色上葬,倡导将自然状态下不经过火化等特殊处理的逝者遗体用低成本、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成的袋、罩等硷或覆掩后深埋地下2.5-3米,使遗体进入自然界物质流动的良性循环过程,地面不起坟头,植树以为纪念。要创新文明祭悼方式,改变传统、单调的祭悼方式“一、三、一”(默哀一分钟、三鞠躬、转一圈)老模式、老套路,不断进行祭悼方式创新,推广礼宾乐队、放飞思念、影像告别、音乐祭悼、植树祭悼等新型吊唁方式,开创农村祭祀活动新模式,提高受群众欢迎的程度,通过用文明时尚的方式祭悼亲人,树立生态节俭的丧葬新风,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。
-
上一篇
暂无 -
下一篇
暂无